![]() ![]() ![]() |
上元元年(七六0),杜甫依靠朋友的幫助,在城西三里浣花溪邊覓得一畝地基,修建草堂,杜甫就這樣暫居成都田園草堂,並深深感覺到和平生活的美好,體會朋友情誼的珍貴。 上元元年(七六0)八月,杜甫的成都草堂,風雨中茅屋破壞,由自己的窘狀,有感寫了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而推想天下寒士的生活都是如此,由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更可看出杜甫博大仁愛的胸懷。 上元二年(七六一),杜甫在成都草堂已住了一年,生活稍見安定,心情也較舒暢,寫出了“ 春夜喜雨 ”,透過對春夜的一場細雨,激發杜甫對造化滋潤自然萬物的無限欣喜,彷彿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想望著明天的繁花似錦,顯露出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的胸襟。 上元二年(七六一),杜甫舊友嚴武出任成都尹,對杜甫頗為照顧,使杜甫過了兩年的安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