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科和國文科的教學目標是聽、說、讀、寫。
「聽」和「說」可以從幼兒開始的十數年生活歷程中完成。「閱讀」也可以在正式學校教育中完成。唯有「寫」的部分最為困難,所以國文老師在寫作教學方面,必須投入更多的心力。其中,「引起動機和激發旺盛的企圖心」跟「更具體的指導方法」是相同重要的。而前面十談在激發學生興趣上多所著墨,原因就在這裡—教學要有創意,更要誘導出學生的創意。
學生開始作文之前,我們要引導他識字、認詞、背成語,然後造詞、造句、寫短文。從國小五年級開始,要開始大量閱讀,並且開始寫心得。
國中的第一學期,國文老師有責任複習五六年級的作文教學內容,並且順著國中的國文教材,把學生很快的帶進更深層的寫作領域,才能免去國二開始的少年狂飆期的身心劇烈改變。
作文教學的時間雖少卻很重要,老師要深入淺出的「舉例說明」,避免繁冗的原則說明。批改更為重要,老師千萬不要依照自己的看法,把學生的作文改得體無完膚,而是要依照學生的進程,逐漸深入批改,才能引起共鳴。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作文是艱難的課程,所以我要再次強調,看電影學作文是最有效率的作文教學法。
電影作文教學適用各種文體,不是只適合記敘文。
老師如果能掌握電影的「分鏡」、「剪輯」技術,就可以依「分鏡表」方法,讓學生聯想分段的方法,依照剪輯的原則來發揮每段的敘述或論說。
關於電影作文教學的構想是這樣的:
從前的老師用「起承轉合」教學生,大概只能把較聰慧的學生教會作文,其他大部分學生領悟不多。
現代的老師,教具那麼多,有些學校甚至買到沒地方放,所以我才敢不揣簡陋,提出看電影學作文的「創意作文教學法」,以獻曝之愚供各位先進同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