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夔州處女髮半華, |
夔州的未嫁女,頭髮已花白, |
四十五十無夫家。 |
都已四、五十歲了還沒有夫家。 |
更遭喪亂嫁不售, |
更因連年戰亂(男子多死亡),更加嫁不出去, |
一生抱恨長咨嗟。 |
只得抱恨終身,悲嘆渡日。 |
土風坐男使女立, |
當地的風俗習慣是男人坐享其成,而女人忙碌地工作, |
應當門戶女出入。 |
應對接待都由女的在主持。 |
十有八九負薪歸, |
十之八九是由女的背著木柴回家, |
賣薪得錢應供給。 |
賣了柴薪以養家渡日。 |
至老雙鬟祇垂頸, |
到老還是梳了雙鬟垂到頸, |
野花山葉銀釵并。 |
野花綠葉當銀簪。 |
筋力登危集市門, |
用盡力氣登山打柴還得趕市集, |
死生射利兼鹽井。 |
不顧死活去賺錢還得背負食鹽,辛苦萬分。 |
面妝首飾雜啼痕, |
他們在臉上妝扮,髮上裝飾仍掩不住臉上的啼痕, |
地褊衣寒困石根。 |
在這山腳下,可耕地很少,衣服又單薄,生活真是艱辛。 |
若道巫山女粗醜, |
若說巫山女子生來就如此粗俗醜陋, |
何得此有昭君村? |
那為何此地有個昭君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