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學語的幼兒看到高聳屋頂的M字,都會說「麥當勞」。從兒童到青少年都愛麥當勞,只因那個
那麼,當你看到麥當勞標誌時,你是否只想到「吃」呢?你是否想到日式三明治呢?
如果你是國文老師,你以「我愛麥當勞」為題叫學生作文時,你會怎麼誘導他們發問、回答、然後寫下好
多好多的可愛之處嗎? 你會這樣問嗎? 「當你看到M字的時候,你想到什麼?」 有各式各樣回答說:
「是我的早餐。」
「弟弟每天早上都吵著要吃麥當勞。」
「姊姊告訴我,吃麥當勞會花掉爸媽好多的錢。」
「麥當勞的裝潢好漂亮。」
「每天都有一大串人在排隊。」
「早晨全家人上班上學時,爸爸開車到入口,利用對講機訂好餐點,到了出口,便有人送上熱騰騰
的餐點和飲料,真方便。」
「我從來不想去,因為太浪費了。」
「偶爾吃吃也不壞,經驗經驗嘛!」
於是各種聯想的造詞造句的情境會大膽地提供出來,
包括坐在店裡啜飲紅茶時看到的各色人等和各種表情。這個時候擔任主角的寫作者,會很容易地把「從各
方面觀察到的情形」描繪出來,便足夠構成一篇文章了。
但是,從未去過麥當勞的人怎麼辦呢?老師可以用類型命題:「我愛豆漿店」、「我愛……」
,讓同學依經驗發揮。 聯想能力的誘導和發揮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學初步。當你教到「登陸月球」一課時,
你可以叫學生想像在月球上的種種情形,再命題給學生作文。
當你教到國中第一冊的「蟬與螢」時,因為都市學生還是有多數人不曾見過蟬與螢,那麼你仍然可以
用夜市來命題。學生依然可以憑藉他們的經驗,導引出聯想能力,描述出夜市的各種面向。聯想能力不只
是敘事寫物的聯想,諸如抒情文、論說文的寫作,聯想能力的發揮一樣重要。
譬如說,題目是論「說話」,我們可以讓學生討論: 「張珊說話很快。」 「李四說話沒有條理。」
「王老師說話很中肯。」 「陳老師說話很偏激。」 「蔡老師說話愛諷刺,令人不能接受。」
「陳主任說話很有條理,同學們都愛聽,因為她 會分析道理,大家聽了都服氣。」 於是導出說話要:
一、 速度方面的道理。
二、 細述理由的道理。
三、 看法中庸的問題。
四、 具有人文精神的道理。
從這四方面來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自然就會構成一篇可讀的文章。 如果是抒情文「山的呼喚」
,一樣可以叫學生提出聯想,諸如:
「每天早晨推開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
「她每天都在呼喚我。」
「走在山徑上,腳雖然發痠,精神卻是振奮的。」
「有時雲飄過來,霧濛濛一片,不知身在此山中。」
「有時晴空萬里,都市在腳下,煩惱也就在腳下了。」
告訴學生,把各種情緒寫出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文了。 聯想能力就是想像力,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