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談 免驚啦!你想說的話便是文章

我在教務主任任內曾經要求老師鼓勵學生投稿,有兩位國文老師告訴我說:「他們水準不夠,要是登出來會鬧笑話。」「我還沒看過合我意的文章。」

我真想問他們:「登出來的文章會鬧笑話,那怎麼可能登出來?」「朱自清的匆匆合你的意嗎?」

傳統型的老師適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做為一個現代國民的普及教育者之一員的國文老師則千萬不可如是想。

現代的國中小國文老師應充分體認國語文教育的普遍需要,他的責任是「因天下之民而教育之」,真正要因材施教,把每一個學生都教好才對。換句話說,老師要先認識學生,再依其特質與需要,實施個別指導,而作文就是老師實施個別指導的最好機會。

如何把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教好呢?

首先,我們的命題不可單一化。千萬不要為了打分數方便而每次命一題,令多數學生不知所措。寧可多命幾題而且要深淺分配得宜,學生自然易於下筆。

其次要多配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閱讀成果命題,學生才能暢所欲言。住在大港口村的學生無法體會花蓮的夜生活,和住花蓮市的學生無法理解如何撒網是一樣的。開始作文時,老師的命題特為重要。

第三,作文之前的題意說明和作文之後的批改,都要特別注意給學生大量的支持和鼓勵:老師一定要告訴學生,選好題目後,勇敢地寫。因為青少年的創造力和聯想力最為豐富,只要是腦裡想的都把它寫在稿紙上,再略作分段安排,老師一定會給你高分。同時老師也要實踐諾言,第一篇作文最好從八十分打到一百分,假裝沒看見他們的小小的錯誤。以後他們就會放膽聯想,大膽創作。

第四,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簡單卡片,把開會心得、校外教學經歷、活動見聞、讀書心得等紀錄起來,並且指導他們檔案管理的方法。這一本卡片本可以當作筆記分數,並且允許他們帶上作文課參考,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昇必大有助益。

最後,我要特別期盼老師,不要老是認為兩小時作文課是很長的時間。兩小時真的是不夠寫一篇好文章的。憑心而論,兩小時要老師作一篇文章,恐怕還作不出來呢!所以作文課時,老師千萬不要離開教室,一定要嚴格地管控教室秩序,才能使學生安安心心地把腦袋裡所想的東西全部寫出來,然後,老師的職責是把每一篇文章都當作學生嘔心瀝血之作,好好的對待他,學生的作文自然就會進步。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