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家世

  李白在“贈張相鎬”詩中說“本家隴西人,先世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其孫,伯代神猶王”,由此詩可知其自稱是李廣的後裔,李廣的十六世孫叫李嵩,東晉安帝隆安四年(西元四○○年)李嵩在敦煌一帶建立了西涼國,他是李白的第九世祖。據說李白的先輩在隋唐的時候,因罪流放碎葉(漢時,西域國名,地在今新疆的天山南麓),他們的本居地係在隴西成紀縣(今甘肅省天水縣)。

李白的父親李思漢在西域經商,其所住的屋宇在條支是最豪華的,花道迴廊,雕窗砌欄,精緻又風雅。李白的母親月娃,是突厥族,十六歲時便被稱為碎葉之奇葩,出落得貌美如花,婷婷玉立,月娃的四位兄長都是突厥族出名的勇士。

西元七0一年,李白降生於碎葉,當時在李家的胡僧說,這個新生兒骨格奇秀,與佛道有緣,若潛心佛道,不成仙亦成道。

李思漢雖然經商,但學品頗佳,家 中藏滿浩瀚書籍,李家莊經常高朋滿座,乃因其豪邁、高潔、武技與文才之故。他很高興有一位天降異稟的兒子,從李白三歲開始,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坐在書桌旁讀書,家法甚嚴,每天規定進度,母親不但教他認字,還教他突厥文,父親規定只能用中國語對談,但其母子仍喜歡偷說胡語。

李白五歲即能背誦道宗異籍---六甲,六七歲時幾乎什麼都學,即書法、騎射、劍術、弄刀、胡舞、胡樂、琴、棋等,隨年齡增長,讀書範圍更廣,詩書,百家皆過目不忘且能出口成章。

唐玄宗開元二年,進軍攻擊吐蕃,斬獲萬餘,捷訊頻傳,次年又追擊龜茲以西數千里,連下數百城,大唐聲威遠播西域各地,各國請降,至此西域大通,李思漢見時機成熟,開元三年遷至蜀地廣漢即今彰明。

潛回中原後,暫居四川廣漢的清廉鄉,後來改為青蓮鄉(可能鄉人為紀念李白而改名,因為李白自稱青蓮居士)。由於他們從外地來,當地人就稱他父親為“李客”,因其家族久居西域,與各族人相處,所以李白也懂得外語,當時稱為番書。

  由李白的贈、答、酬、送、詩中可知其親族繁多,有三十人左右。李白前後娶四妻,始娶于許,許是李白一再美稱的相門之女,即是安陸許圉師的孫女,許明欽的女兒。又合于劉,次又合于魯一婦人,終娶於。其子女至少六人以上。由李白的“寄東魯二稚子”詩中得知,一子叫伯禽,一女謂平陽。

  李白十六歲就離開其家,離開以後,先隨東巖子隱居於岷山之陽,隨其好友吳指南遊荊楚泛洞庭,且入金陵,客汝州過雲夢,又居安陸後,就始終未再返回蜀地,家世也因此式微,跟著時日逐漸荒廢。